|
3月31日,新民網記者從上海市工商局了解到,藥品醫械、醫療服務、教育培訓、珠寶飾品、投資理財、化妝美容、房產物業已成為本市違法廣告最集中的七大領域。市工商局同時公布了一系列典型案例,如自稱“頂級兩克拉八心八箭”的鉆墜卻實為“仿鉆”,而所謂的“毛主席珍郵大全套”也根本不是郵政部門發行的。
據市工商局披露,去年以來本市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326件,同比增長6.31%;罰沒款3870萬元,同比增長41.45%。另有不法廣告主通過廣告宣傳不良文化,已嚴重誤導消費者。
市工商局向新民網介紹,用杜撰的專家、醫師形象與患者進行交流互動來介紹醫療技術或藥品功效,是藥品醫械和醫療服務虛假廣告的典型手法。例如,上海玉丹藥業有限公司借助網絡,假稱有“專家和醫師參與提供全程醫藥指導”,違規推銷“玉丹榮心丸”等藥品。還有部分醫院則擅自印刷非法雜志進行夸大宣傳,包括上海華美女子醫院自行設計的《女人世界》、《時尚美容》等非法印刷品。
據新民網了解,教育培訓類廣告的違法現象主要為隨意承諾,包括“讓你入學等于就業”、“雅思考試百發百中”等,很多廣告內容都存在水分。比如,上海納百川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發布一則題為“上海2010世博緊缺人才訂單招生”的廣告,宣稱“上海機場集團、東方航空”等企業為培訓的“定向就業單位”。但該公司并未獲得上海世博會組織機構授權,所謂“定向就業單位”也與實際情況不符。
在珠寶飾品、投資理財類產品的違法廣告中,違法手段主要是混淆真假產品的特性。例如,上海宗逸實業有限公司將推銷的“伯芬兩克拉八心八箭鉆墜”宣傳為“兩克拉奧地利頂級水晶鉆”、“頂級兩克拉美鉆”,其真實成分是合成立方氧化鋯,為“仿鉆”;北京盛世巨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推銷“毛主席珍郵大全套”收藏品,稱該產品為“國家郵政部門傾其力量,最后只能完整發行1100套”,其實該產品根本不是郵政部門發行的。此外,工商部門還發現部分不具備證券投資信息發布資質的機構擅自發布廣告,包括上海四道力方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上海開來投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銀祿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
化妝品廣告常見的違法表現包括采用產品使用前后效果對比或數據來證明產品功效,如“七天美白肌膚”、“十天強韌發質”等。還有企業假稱使用高科技手段,如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制造有限公司在其部分產品包裝上宣傳“運用現代生物科技、獨有促透導入劑、加倍吸收安全有效”,但實際并未添加“導入劑”。專家指出,化妝品效果因人而異,消費者必須提高警惕。
工商部門還指出,只要在廣告中出現低俗、粗俗、媚俗等字樣,或可能影響社會和諧、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社會不安定情緒的文化廣告,也會遭到嚴厲查處。例如,上海潛龍文化有限公司曾印制發布名為“口袋天堂”的印刷品廣告,內含多家單位的按摩服務宣傳,語言文字極具挑逗性,目前該公司已被處以6.3萬元罰款。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袁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