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應屆大學畢業生在一次公務員考試中筆試和面試均獲得第一名,但在體檢中被查出曾經感染過乙肝,最后被拒絕錄取。這段時間發生的乙肝歧視案件越來越多,目前,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有1.2億人。而這些乙肝攜帶者在就業、生活和工作正遭受著不同程度的歧視。
我國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對于身患何種疾病不能從事何種職業,則沒有無明確的規定,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正是乙肝傳播常識的缺失和法規的彈性規定,讓乙肝患者遭遇了極大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不僅僅體現在就業、工作就業權利的被限制和被剝奪上,而且也體現在心理的被挫傷上。而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傷害有時往往更為長久。
雖然科學表明,乙肝病毒主要傳播途徑為醫源性傳播和性接觸。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大部分成年人完全能夠依靠自身免疫力將病毒拒之體外,感染幾率僅為2%。那么乙肝病毒感染后如何診斷呢?由于肝臟的再生能力較強,所以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專項的檢查,F在由于對乙肝的宣傳不夠,所以人們對乙肝還是有著很大的恐慌。要阻絕乙肝歧視,除了早日征服乙肝,還患者一個健康的身體,還需要大力度宣傳乙肝知識,讓人們正確認識乙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