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麻痹癥又稱脊髓灰質炎,是由特異性嗜神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損害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元,多見于1~5歲小兒,亦可見于成人,故有小兒麻痹癥之稱,常發于春秋之季,以6~9月為最多。
小兒麻痹癥后遺癥屬中醫學“痿病”范疇。主要由于風、濕、熱一類時邪由口鼻侵入肺胃二經,首先出現發熱、咳嗽、咽紅或嘔吐、腹瀉等邪犯肺胃證候(前驅期),繼而風、濕、熱時邪流注經絡,致使相應部位的經絡阻塞,氣血失調,出現肢體疼痛等癥(癱瘓前期),嗣后因筋脈肌肉失養而發生肢體麻痹和癱瘓(后遺期),癱瘓有自動恢復的趨勢,熱退以后1~2周,開始逐漸恢復。恢復的快慢常與神經損傷程度有關,一般在6個月內不能完全恢復遺留殘余癥狀稱為后遺癥,這時肌肉明顯萎縮,肢體常出現各種畸形。
按摩治療本病,初期以祛邪為主,可幫助緩解病情,減輕癱瘓癥狀;癱瘓期以行氣活血、溫通經絡為主,可促進功能恢復,減少后遺癥。
【按摩療法】
1.初期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開天門100次,用雙手拇指指腹端分推坎宮50次,兩手拇指橈側緣自前向后直推兩側太陽穴50次。
(2)取坐位,用雙手拇指、示(食)指捏拿兩側肩井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風池2分鐘;最后用拇指橈側端依次清肺經、清脾經、清胃經各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退六腑、清天河水各100次。
(3)取俯臥位,用禪推法推脊柱,反復進行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背部兩側肺俞、胃俞穴各2分鐘。
2.后期
(1)取坐位,用扌袞法扌袞肩關節5分鐘;再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法從肩部三角肌,經肱三頭肌、肱二頭肌,直至肘關節向下沿前臂及腕部,往返來回操作10分鐘;最后用雙手掌對搓整個患肢2分鐘,并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2分鐘。
(2)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自攢竹向瞳子髎、頰車、下關、地倉推揉,反復操作5遍;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百會、風池穴各1分鐘;最后用禪推法自天柱穴至大椎、肩井穴往返操作5分鐘,并提拿頸肌2分鐘。
(3)取仰臥位,用掌推揉法從腹股溝向下經股四頭肌至小腿前外側,往返操作10分鐘,并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伏兔、足三里、陽陵泉、解溪(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見圖3-54)、昆侖等穴各1分鐘;最后用掌摩法摩中脘、腹部3分鐘。
(4)取俯臥位,用掌推法從腰部起向下經尾骶部、臀部,循大腿后側至跟腱,往返操作10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腎俞、肝俞、肺俞、脾俞、胃俞、腰陽關穴各1分鐘;最后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委中穴2分鐘。
本文指導醫師 康堯小兒推拿中心王德敏醫師
如需觀看小兒推拿視頻 請進入康堯官網免費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