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千例不良反應事件,數起死亡事件”,近日,一種化學名為“尼美舒利”的兒童退熱藥,被推上藥品安全性疑慮的風口浪尖。
在包括北京的各地藥店,家長們隨手就能買到這種廉價的兒童退燒處方藥。
國家藥監局和相關專家認為,該藥本身安全性目前暫無問題,但在銷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監管、濫用藥物導致不良反應和致死風險增大。
本報訊 近日,一則小兒退燒藥“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應風險,有上千例不良反應并引起小兒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長廣泛關注,昨日國家藥監局表示正在對該藥的風險進行論證。藥監局有專家表示該藥的不良反應并非來自藥物本身,而是使用不當。
尼美舒利仍是可用藥物
據央視近日報道,在去年11月于北京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有專家引用中國藥物不良反應中心的數據,稱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經出現數千例不良反應,甚至有數起死亡案例。
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新聞辦向媒體表示: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允許用于兒童的退熱藥。對尼美舒利的安全性監測顯示,該藥使用的收益是大于風險的。
不良反應與同類藥物相當
同時,國家藥監局新聞辦稱,該局一直高度關注尼美舒利安全性問題,綜合國內外有關尼美舒利安全性數據的監測和關注,2008年曾對尼美舒利說明書進行了修改,對適應癥、用法用量等事項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比如,禁用于1歲以下的嬰幼兒。此外,用于兒童退熱,療程不得超過3天,每天用量要按具體患兒體重衡量,5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0mg,1天2次。
上海康堯小兒推拿中心王德敏醫師認為,數年前,國際醫學界和藥學界就有針對尼美舒利安全性的爭論,但近幾年,國內外已有的臨床研究文獻,包括一份40萬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表明,尼美舒利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同類藥物相比,解熱鎮痛效果相當,不良反應也相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