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樓主 |
發表于 2007-11-21 21:09:45
|
只看該作者
語言方面:
1, 開始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媽咪在寶貝背后叫他的名字,寶貝會轉頭尋找媽咪;
2, 當寶寶不開心時會發出叫喊聲,但不是哭聲;
3, 當寶寶哭的時候,能發出媽(mun)——媽的唇音。
看到以上的內容,大家很快就能明白:此時的寶寶連媽媽都不會叫,更何況外語。孩子的潛能開發是得一步一步來,而不是“拔苗助長”。我在早教中心呆過很多年,也沒見過這樣離譜的外語早教。正如孩子奶奶所提出的反對:還不會說話就去學外語,這不是開玩笑嗎?
玩笑歸玩笑,我想告訴年輕父母的是:培養一個好孩子,是要遵循人的發育規律的,與其花那么多的錢讓寶寶上外語班,還不如多花些時間陪寶寶游戲,多花時間觀察寶寶的發育狀況。以此來決定如何在家中對孩子實施早期潛能開發。
這是最省錢最省心的途徑,也是最貴最有價值的早教方法。因為只要父母想投入就可以實現,但是傾心投入的親子游戲又是世間彌足珍貴的。
半歲的寶寶究竟有什么樣的潛能要開發呢?(除了上述提及的兩項外)
大運動方面:
1, 媽咪用玩具逗引寶貝,能夠熟練的翻身;
2, 扶著掖下時能夠上下跳躍,能坐一會兒,有時較穩;
3, 拉坐時,寶貝能腰背比較直挺并主動地舉頭,還能自由活動身子不搖晃。
精細動作方面:
1, 坐在桌子邊的時候用手抓撓桌面,寶貝所有手指都彎曲做耙弄和搔抓動作,以大把抓的方式把玩具抓在掌心;
2, 會撕紙,給寶貝一張紙,能用雙手抓住紙的兩邊,把紙撕開;
3, 會搖動和敲打玩具,兩只手可以同時抓住兩個玩具;
社會行為方面:
1, 能跟媽媽打招呼了,寶貝會以伸手、拉人或發音等方式主動與人交往;
2, 會自己吃餅干了,他不會再用舌頭把餅干推出來;
3, 出現認生的行為,對許多東西表現出害怕。
我一直提倡:最棒的早教課程是家庭親子游戲,最好的早教老師是父母自己。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愿意成為寶寶最好的早教老師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