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歲以內的寶寶最易患上鵝口瘡,而且鵝口瘡容易交叉感染,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患上此疾病需及時給病孩子進行醫治。另外,有效的預防也很關鍵。
長了鵝口瘡,寶寶的口腔會有疼痛的感覺,寶寶會因此而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的結果。如果鵝口瘡擴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輸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牽連,寶寶吞咽東西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因為怕疼,連水都拒絕喝,這樣寶寶就有可能出現脫水。如果不及時治療,酵母菌還可能波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當然,彌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見的。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療。
鵝口瘡怎么治療
1、用2%蘇打水溶液少許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簽蘸1%龍膽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于10毫升冷開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鵝口瘡即可好轉或痊愈,如仍未見好轉,就應到醫院兒科診治。
鵝口瘡預防方法
●產婦有陰道霉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干凈后再蒸10~15分鐘。
●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對于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家長的分開,并定期消毒;
●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嬰幼兒,用具一定要分開,不可混用;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