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去年秋天的霧霾出現以來,PM2.5在網上掀起了一陣熱議,全民關注PM2.5的時代已經到來,更有權威人士鄭淵潔、潘石屹、鐘南山出面討論PM2.5的危害,呼吁采取措施應對PM2.5.
隨著PM2.5一起進入公眾生活的還有空氣凈化器,霧霾頻發導致各種品牌的空氣凈化器銷量暴增,面對商家的各種狂轟濫炸,筆者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提高甄別能力。
網友阿巍自購12臺空氣凈化設備做測試實驗和網民分享各種空氣凈化器的使用效果,網上一度受到追捧,網友戲稱其為“凈化器達人”。作為普通老百姓可能沒有那么豐厚的財力和時間去研究,但是一定要有判斷空氣凈化器的標準。
行業標準出具的空氣凈化器性能標識包括適用面積、潔凈空氣量、能效比三個方面。
曾經看到有網友一氣買了3個,每個房間都擺了一個,這就是適用面積太小的緣故。按照國家室內環境標準規定,每人每小時至少要有30立方米的新鮮空氣,對于一個三口之家凈化器的潔凈風量至少要有100立方米,五口之家的話至少是150立方米。
除了這兩個硬性指標以外,特別要關注的就是空氣凈化器PM2.5的濾除能力和售后維護情況。
商家標注的PM2.5去除率大多是在實驗室環境下的測試數據,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關注檢測機構的權威性和檢測的實驗條件。大多數空氣凈化器的實驗數據都是在封閉空間內連續運行一段時間得到的數據,也有部分空氣凈化器是檢測PM2.5一次通過凈化效率,也就是說室外空氣一次性通過空氣凈化器前后的對比實驗,不過這樣的設備很少,我所知道的只有某品牌的空氣篩。相對來說,這種設備的凈化能力會更強。
另外,售后維護情況也很重要。由于濾網需要經常清洗,不僅增加了時間成本也增加了經濟成本,所以頻繁的維護會帶來巨大的不便。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注意,目前市場上不需維護的產品不太多。之前看到過一篇帖子有推薦一種新的免維護空氣凈化設備。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到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做空氣凈化器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