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坐月子要入鄉隨俗 李女士(移居加拿大多年):孩子出生,回到病房,由于下身麻醉的效力已去,疼痛就開始了。我按鈴呼喚護士。第一次是吃了兩片止痛片,第二次護士來時手里拿了一個小盆兒,當她從里面拎出一個3寸長2寸寬的冰袋,我坐在小盆上的確分散了疼痛,就算入鄉隨俗,做了回洋人。丈夫不在身邊,獨自離開了醫院,好像離開了娘家。在醫院的四天里,晚上孩子在嬰兒室有護士照看,早上有兩名專門負責孩子健康檢查的兒科醫生向我匯報孩子的全面情況。加拿大的嬰兒食品及用品不但豐富而且食用和使用都很方便。但問題又出現在是按照東方的習慣去做呢,還是按西方的來?嬰兒的濃縮奶汁奶粉用恒溫下的白開水沖勻后即可食用。這是嬰兒喂養指南上寫得清清楚楚的,照此辦理,我夜間的睡覺不受任何影響。但是,來探望我的周圍朋友中的中國母親聞知此舉,大加反對。我堅持下去,兒子不僅沒病,體重還快速上升。那幾位母親忘記了當初的規勸,又來打聽,孩子如何帶得這么好! 不管西方東方,女性懷孕期體內各系統的變化是一樣的,生完都要有恢復階段,如子宮恢復需要6—8周。在子宮沒有完全恢復時游泳,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或慢性盆腔炎,而且生孩子抵抗力下降,新陳代謝快,出汗容易著涼或關節痛。但東西方人的體質差異很大,我們的飲食以植物類為主,比如中國足球上不去跟體質與營養有直接關系的。還有環境因素,西方人產后傷口暴露,然后主張你馬上洗澡,他們的家內環境很干凈,暴露的傷口沒問題。我們的環境條件達不到那樣的水平。所以我們許多做法不能完全模仿西方,我們的醫學發展借鑒了他們,但中國有中國的特點,我們的保健就要適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