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10歲的小明(化名)去姥姥家玩,看見隔壁鄰居家的小狗很好玩,便跑過去蹲下身來撫摸小狗的腦袋,剛摸了3下,小狗突然變臉了,扭頭就咬小明的胳膊。 胳膊上只有牙印沒出血 12日9時,劉女士帶兒子小明去兒童公園玩,從公園后門出來,就是劉女士的母親家,劉女士特意帶兒子回老母親家過母親節。 小明在姥姥家樓下,看見一只白色的小狗,便掙脫劉女士的手,跑過去蹲下身撫摸。“我光顧著和認識的鄰居聊天了,就沒看清他干啥去了。”劉女士說。沒過一會兒,劉女士聽見兒子一聲“慘叫”,才知道兒子被狗咬了。劉女士趕緊跑過去,攆走了小狗。 “還好,小狗只有兩三個月大,兒子的胳膊上只有牙印,沒有出血。”劉女士說。 “都怪我沒看住他” 劉女士詢問了兒子才知道,兒子摸了小狗3下,小狗突然變臉了,扭頭就在兒子的胳膊上咬了一口。小明胳膊上的傷口,雖然沒有出血,但有兩排齊整的牙印。“都怪我沒看住他,男孩都淘氣,以后看他還敢不敢跟寵物狗玩了。”劉女士說。 劉女士在母親的建議下,帶著兒子去了附近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小狗的主人王阿姨也跟著去了。“畢竟是自己的狗咬傷了孩子,花多少錢我都認了,再說都是十幾年的老鄰居了,沒必要為這事弄得不好看。”王阿姨說。 家長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 醫生說,天暖之后,醫院經常有被寵物咬傷的低齡兒童來醫院救治,比如貓、狗等常見的寵物,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寵物基本都是散養的,對低齡兒童的危害挺大的。 “春夏季節,是寵物的發情期,情緒不穩定,挑逗很容易惹怒它們,不管是野生還是家養,寵物都帶有一定的野性,在農村地區,一些流浪的狗吃不飽,看見白胖胖的小孩,就有可能激起它們食肉的野性咬傷人。”醫生說。 在此,醫生提醒廣大家長,低齡幼童不宜過度挑逗本性食肉的寵物,同時,家長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責任心。“在兒童被狗咬傷事件中,很多都是因為家長缺乏保護兒童的意識造成的,家長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再讓孩子與寵物狗接觸。”醫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