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是指產褥期生殖遭受致病菌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癥變化。由于分娩,破壞了機體正常防御機制,并且產婦抵抗力降低,致生殖道被內源性或外源性細菌所感染,其中厭氧鏈球菌和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輕者炎癥局限在生殖道局部,重者引起膿毒血癥、敗血癥,危及產婦生命。在引起產婦死亡的原因中;產褥感染居第3位,其發病率約為1%-7.2%。由于抗生素的早期應用,嚴重的產褥感染已很少見。中醫稱本病為“產后發熱、產后惡霹不絕”。 [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是發熱。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時可見外陰傷口腫痛,不愈合,若已成膿,可有膿液流出;陰道灼熱疼痛,白帶量多,呈膿性。急性盆腔炎時出現下腹疼痛拒按,自帶多,呈膿性,或惡露不斷,臭穢。嚴重者可見寒戰、高熱、頭痛、嘔吐、腹脹、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明顯。炎性滲出積聚于子宮直腸陷凹處,則出現肛門墜脹,里急后重。若形成下肢血桂性靜脈炎,可見下肢疼痛,水腫,皮膚發白,局部靜脈壓痛或硬索狀,弛張熱。脫落的細菌栓子引起膿毒血癥,可伴見肺部、腎臟或關節膿腫。最后形成敗血癥,患者持續高熱、寒戰,全身中毒癥狀明顯,譫妄、昏迷、甚至休克。 [診斷] 1.典型癥狀。 2.婦科檢查:外陰傷口紅腫,或形成膿腫。陰道黏膜及宮頸充血,有較多膿性分泌物。炎癥侵及盆腔時,子宮活動受限有壓痛,宮旁片狀增厚、壓痛,或形成“冰凍骨盆”。有膿腫形成時,可觸及邊界不清的囊性腫物,不活動,壓痛明顯。 3.化驗血常規: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 4.血液及官腔分泌物細菌培養以確定病原茁。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抗生京治療:同急性盆腔炎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