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只要能擺脫病人的角色,減輕精神負擔,保持樂觀心態,更年期女性的“心病”肯定會不治自愈。50歲的女性,只要找到一份好心情,一樣還可以創造自己的美麗生活,一樣可以能讓自己的生活充滿生機。
“是馬老師嗎?我病得很厲害。看了不少心理學方面的書,好像是強迫癥,請您幫幫我,太痛苦了。” 周末的晚上,一位中年婦女撥通了我的心理咨詢專線,這樣開始了她的傾訴—— 我姓王,快滿50歲了,以前在一家賓館工作。我發病是從去年開始的。那時,住在家鄉杭州的母親生病了,我趕回去看望她,精神上受了點刺激。回家的途中,我在車站的地下通道走錯了方向,又回到了杭州,把我嚇了一跳。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做愛的時候,突然下身出血。我已經絕經很久了,這下我可嚇壞了!心里非常害怕,怕自己得了什么麻煩的病。也不敢去醫院檢查。可還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悄悄在書攤上找到了一本小冊子,上面迷信的說法更讓我害怕……就這樣整整拖了40多天,一直提心吊膽,心神不寧的。最后,還是丈夫陪我一起去醫院檢查。結果只是長了一塊息肉,一個小小的手術就好了。可是,身體的病雖好了,我的心病卻更重了,心里煩亂,心慌急躁,心情抑郁,吃不下、睡不著,那滋味真痛苦…… 現在,我工作也辭了,跑遍了各大醫院,還看了精神科,藥也吃了不少,可病沒有一點好轉。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病沒希望了…… 自己給自己找病 王女士的心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以肯定地說,她不是強迫癥,也不是焦慮癥,充其量就是有些抑郁狀態或焦慮狀態。如果說有病,真是名副其實的“心”病——是自己心里想出來的病。 女性到了50歲左右,正值更年期,會出現一些身心方面的異常反應,這是自然法則。王女士的心里煩亂、急躁、抑郁、頭暈失眠等癥狀,便是這方面的反應。有些女性較為平靜地就度過了這一特殊的年齡段,有的人卻由于適應不了突然改變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深深地陷入心理低谷,總認為自己得了難以治愈的毛病。 更年期每個女性都不可避免,但如何走過更年期就與個人生活經歷和人格特征息息相關了。就拿王女士來說,母親生病,自己迷路,特別是性生活的出血,是一種精神因素,再加上她心理上的疑病觀念,使她不斷地把自己推向病人的角色。一旦把自己當成病人,心病就變本加厲地縈繞心頭,不再上班,只想跑醫院、吃藥,這樣的行為模式又強化了病人角色,如此惡性循環讓“心病”越加沉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