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暑期,自駕游將成為不少家長的周末主題活動。然而很多中國家長在兒童乘車安全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僥幸心理,比如家長懷抱著小寶寶出門、讓12歲以下兒童坐在副駕位置上、12歲以下小朋友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出門,凡此種種現象均埋藏了太多的乘車安全隱患。“寶貝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在日前聯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國疾控中心聯合主辦的“車時代的安全童年”主題活動中就向全社會發出呼吁:通過政策立法和各界努力,提升社會對兒童乘車的保護意識,增強社會公眾對于兒童安全座椅必要性的認知,提高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更好地保障兒童乘車安全。
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足1% 最新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足1%。近年來我國兒童交通安全問題日益顯著,然而,現階段我國駕駛者對于兒童乘車的保護意識還相對薄弱,樹立正確的兒童道路安全意識,完善乘車安全法律法規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議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汽車發生碰撞時,使用兒童安全座椅能使嬰兒的死亡率降低71%,幼兒的死亡率降低54%。 在“車時代的安全童年”主題活動中,“寶貝第一”品牌創始人徐立宏先生向學生代表贈送了交通安全書籍、書包,并向家長代表贈送了兒童安全座椅。徐立宏表示,作為專業的兒童安全座椅制造和銷售企業,我們不僅要向孩子提供最好、最安全的產品,而且要和社會各界一起來提高大眾對兒童安全出行的意識,改善兒童安全出行的環境,為每個孩子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據介紹,多年以來“寶貝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始終堅持履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將宣傳和推廣道路安全視為己任。2012年,“寶貝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曾在全國32個城市舉辦了“樂享雙寶免費試用”活動,大力倡導安全出行理念;2013年舉辦了“藍色關愛·獻愛事故家庭行動”,事故座椅免費更換;并參與了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的“品牌自律中國行”活動,向全社會鄭重承諾:將以”關愛兒童成長 安全從我做起“為己任,嚴格遵守玩具和嬰童用品的國家質量標準,為消費者提供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產品。。經過多年的辛勤付出,“寶貝第一”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位居國內安全座椅行業品牌認知度首位。 兒童安全座椅行業急需規范 兒童座椅使用率太低,固然和家長的安全意識有關,但缺少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恐怕才是主要原因。在“寶貝第一”和更多有責任的人士呼吁下,2012年7月,國家標準《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最終出臺,標準規定國產汽車必須安裝座椅接口和安全鎖,車載兒童座椅今后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才能上市。但由于缺少相關交通法規來對兒童乘車安全進行強制約束,成效并不顯著。另外,在我國對外公布的兒童法規中,對廠商違法的懲罰規定并不透明,缺乏社會監督,對公眾的懲罰措施幾乎不存在。 雖然沒有強制性的法規出臺,“寶貝第一”始終用高標準的要求來要求企業,并始終如一地致力于產品品質的提高,并通過多項權威測試的認證。2012年,“寶貝第一”榮獲“Parents品牌之星”安全座椅類卓越獎。公司被評為“兒童安全乘車工作推進辦公室理事長單位”,公司總裁徐立宏先生榮獲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兒童安全乘車工作推進辦公室”首屆理事長。2013年,公司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定為全國“質量和服務誠信” 承諾優秀示范企業。“寶貝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自愿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官方認證的企業。 徐立宏先生在活動中表示:“我國正全面步入汽車社會,兒童道路安全尚未獲得汽車行業乃至社會公眾的足夠重視。兒童乘車安全問題關系著每個家庭的幸福,牽動著一個家庭好幾代人的心,也關系到社會‘汽車文明’的形成,全社會都應該對兒童安全問題予以必要的關注。而企業作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應抱以深切的社會責任感,從自身實際出發去各盡其能。我們將不斷致力于為社會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兒童乘員保護產品,共同推動中國兒童乘車安全事業的發展,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保障兒童交通安全,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保護兒童交通安全,需要家長的以身作則和循循善誘,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盡心盡力和擔當履責,需要各行各業的鼎力相助和積極支持。希望未來全社會能更加關注兒童交通安全事業,有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兒童交通安全公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