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叔叔、阿姨,買一份報紙吧!這是最近鄭州市民在街頭聽見的清脆又有些羞澀的叫賣聲,這些賣報的孩子是鄭州某小學的學生。 暑假和寒假是學校教育的空檔期,也是拓寬孩子見聞、提高孩子素質、強化家庭感情的黃金時期。暑假怎么過才有意義也一直是家長[微博]和老師關注的焦點問題。 王晨陽:阿姨,您要報紙嗎…… 戴著小紅帽、背著斜挎包,10歲的鄭州小學生王晨陽儼然一副報童形象。早上7點,正是上班高峰,王晨陽把一早到報亭批發的報紙小心翼翼拿在手中,羞澀的向路人推銷: 王晨陽:6點10分起來,吃完早飯就出來賣了,星期四和星期五最不好賣了,星期一到星期三,都是快8點的時候賣完。打算是賣一個暑假。 一份報紙進價5毛,零售賣一塊,這是一份當地訂閱量較大的都市報,但在王晨陽手中顯得并不那么搶手,快到中午,好不容易才把手中的10份報紙賣完。小臉被曬得通紅,額頭上也滲出細密的汗珠,但王晨陽心里充滿成就感。他說賣報紙不容易,讓他更加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 王晨陽:因為這么熱天,賣報很不容易,就跟爸爸媽媽一樣掙錢很辛苦,所以我就要節省,買玩具不要買那么多,就是要省些點。 和王晨陽一樣,來賣報的還有已經上初二的王志杰。雖然個子高力氣大,但一個人站在街邊張口叫賣,對這個害羞的大男孩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 王志杰:剛開始會很害羞,不敢上去跟別人說話,也賣不了幾份,但是到后來就跟小伙伴們一起想辦法,在內心鼓勵自己不要害怕,賣出去的也就多了。通過這件事,就感受到爸爸媽媽掙錢真的不容易,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也會勤儉節約。 記者發現,暑假的鄭州街頭出現很多小報童。選擇賣報體驗生活,增強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家長們有人贊許有人反對: 家長:小孩,我感覺需要鍛煉一下,因為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比較嬌慣一些,需要鍛煉。 家長:在路口車輛都多,賣報紙太危險了,如果是我,我肯定不會讓他去的。 暑假,到底該怎么過?從事多年教育研究的教師王貴峰說,社會實踐是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最有益補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多鼓勵孩子,讓他放手實踐: 王貴峰:讓他去體驗社會、感悟生活。孩子在實踐過程中,會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各種非智力因素。家長應該大膽放手,同時做一個引導者,告訴孩子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完成任務、注意各種安全事項等。 的確,假期里家長一定要把安全教育放首位,經常提醒孩子在家中注意防火、防盜,外出注意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