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嬰幼兒眼睛漂亮,常會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來描述。但寶寶眼睛如果真的整天都是水汪汪的,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眼角伴有分泌物時,很可能是患有新生兒淚道堵塞,需要及時治療。 寶寶眼淚多被當作上火 李女士家住武昌,4個月大的寶寶出生后不久,眼睛就是水汪汪的,且眼角有許多黃色分泌物。家人開始認為是正常的,不時擦擦也沒在意。一周后,寶寶眼角分泌物越來越多,且眼睛紅腫甚至睜不開了,李女士和家人認為是寶寶夏季喝牛奶上火,便給孩子喂綠豆湯清火,結果不但眼睛沒有好轉,還開始腹瀉。這才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李女士,帶孩子到武漢市第三醫院就醫,被確診為先天性淚道阻塞。“先天性淚道阻塞是新生兒常見眼病之一,屬于先天性淚道發育障礙所致,以流淚、流膿為首發癥狀。”據武漢市第三醫院眼科主任費菲近日介紹,不少家長對于孩子愛流眼、眼屎多等現象不以為然,覺得就是上火了,喝點涼茶或綠豆湯“清清火”就會好,這是錯誤的。 剖腹產孩子患病幾率更高 “每年都會接診近百個新生兒淚道堵塞患兒,其中剖腹產寶寶患此病的幾率更高。”費菲解釋說,因為剖腹產的寶寶未經過產道的擠壓,鼻淚管下端開口處的先天性膜組織未穿破或上皮碎屑易阻塞。 “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孩子出生后2至5個月,可不少家長因心疼寶寶,未及時治療,結果耽誤了病情。”費菲說,事實上,淚道探通術在門診就可完成,而且出生后3個月左右的寶寶成功率比較高。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越來越會用勁,局麻下不好固定頭位,就得在全麻下手術,會增加手術風險性。 對于確診為先天性淚道阻塞、年齡在1個月內的寶寶,費菲建議通過給孩子滴眼藥(局部抗菌素點眼)加按摩淚囊的方式來保守治療。“這種方法損傷最小,最安全。”費菲介紹,通過擠壓和按摩寶寶內眼角靠近鼻梁最低點處,增加淚囊區的靜水壓,從而將鼻淚管中堵塞的膜沖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