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時許,南門橋上,14路公交車發生火情,第一時間到達的救援人員是路人以及傷者自己。 火勢是路人以及乘客共同用干粉滅火器滅掉的。據現場群眾口述,事發后附近幾輛私家車、甚至是路過的摩托車都火速加入救援,主動載傷者到醫院就醫。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他看到一輛路過的摩托車也參與到救援中,載著傷者趕往醫院。 記者趕到現場時,幾名市民及輕傷乘客正在安慰該學生,公交車后門的階梯上,還躺著一名乘客。車旁,兩名傷者躺在路上,一旁還散落著衣物。多名幸存乘客看著冒煙的公交車,止不住地流淚,大多數人臉上和雙臂已被煙熏黑,一些乘客一邊打電話給家人一邊抽泣。一名學生顫抖著坐在人行道上,兩只手臂血肉模糊,等待救援。 圍觀群眾越來越多,警察和交警正在現場維持秩序,很快現場拉起了警戒線,交警對南門橋實行了封路,隨后救護車和消防趕到,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事發后,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員、市運管局、南城街道濱江社區、涌泉社區等幾個社區的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維持秩序。 生死救援 沒有休息的護士節 5.12日,國際護士節,諸多醫護人員守在崗位上,此夜注定無眠。 昨日傍晚,傷情緊急,救護車聲音響徹宜賓中心城區上空,全城醫院、醫生、護士、救援車輛進入戰斗狀態,醫療資源火速調度,為5.12公交車火災救援。 宜賓市第三醫院是離火災最近的醫院,醫院大門前,醫生、護士快步跑進跑出,舉目所見,一大片白色工作服。不斷有救護車輛出入,記者了解到三醫院目前并沒有燒傷科,收診的病人都為輕度患者,重患病人正在朝老城區一醫院和南岸西區二醫院火速轉移,據了解,該院傷勢最重的病患已經轉入骨科。 記者趕在西區二醫院時,緊急調度過來的醫護人員和傷者親屬已經陸續趕到。燒傷科整個樓層已經處于半封鎖狀態,為快速搶救病人,保證醫療秩序,警察、保安豎起了人墻,閑雜人等不得進入。此醫院內的傷者大多為大面積燒傷,諸多病人不得不赤裸身體,以免皮膚粘連,尤其是許多傷者面部傷勢尤重,重重紗布下只看得到兩只眼睛。病床略微緊缺,病床已經安置到了樓道中間,整個樓道里面輕微的呻吟聲,醫生、護士的腳步聲、診治方案討論聲聲聲入耳。 “我們情況以后,立即從全院各個科室抽調護理人員,75名護士參加支援,進行現場救治工作。我們分了醫療、護理、后勤三個系統運行,后勤負責藥品的調動,急診科的同事得知消息以后救護車馬上出診立即趕往現場,把人運回相應的專業科室,集中進行救治。” 市二醫院護理部主任毛崇秋告訴記者。 公安、消防全出動與生命賽跑 事發過后僅僅一分鐘,巡邏交警已經趕到現場,實行交通管制,南門橋兩端分流,隨后公安、消防陸續到達,并迅速拉上了警戒線,限制所有車輛及行人的通行。 此起彼伏的消防車警報聲音疊疊響起,宜賓消防支隊近10輛消防車出動趕往事發現場。一時間,數十名消防人員的身影在現場來回跑動著,與生命賽跑,不放過救援的最佳時機。 記者看到,消防人員很快從公交車上救出幾名受傷乘客,與現場救援的醫務人員一起,將傷者抬上救護車。另一方面,公交車上的明火被消防人員迅速撲滅,以免再次發生危險。 “退后!退后!推到警戒線外”其中一名消防人員扯著嗓子喊道,在救援過程中,不斷有拍照的市民想靠近公交車,為了市民的安全,消防人員也分工制止。 在救援工作還有就是事發后,南門橋實行交通管制,所有通行南門橋的車輛全部改道從戎州橋進城,為救援開辟快速通道。即便到6點半,南門大橋上的交通已經完全暢通,但是200多名交警仍然在積極疏散老城區以及南岸的交通,“我們班子成員全部出來,辦公人員都出來了。”交警支隊大隊長付天池向記者說道。 目擊者: 三位大漢扳開車門緊急救人 現場目擊者李新告訴記者,他親眼看到了公交車燃燒的過程。當時,他正從南門橋上走過,那輛14路公交車從城區開往南岸方向,在經過他身邊時突然起火燃燒起來。當時車門打不開,有乘客把車窗玻璃敲碎后從窗口跳下來。此時,李新第一反應是要救人,他走向公交車前門,用手使勁扳車門。在他的帶動下,旁邊兩三個路過的市民也來幫忙,共同把車門扳開,把堵在車門口的六七個乘客拖了出來。李新說,當時車里的火還在燃燒,他還上車去把兩個跑不動的小孩抱了出來。 在采訪過程中,旁邊有人問李新:“面對正在燃燒的火焰,你不怕燒到你嗎?”李新卻說:“當時我根本就沒想過個人的安危,一心只想救人。”旁邊的人對他的行為很贊嘆:“幸好他把車門扳開,讓乘客們及時下車來。” 在記者的再三請求下,這位做了好事不想留姓名的普通市民才把他的聯系電話和姓名留下。他家住南岸龍灣小區,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 “不知道救我的是誰” 人民路小學4年級7班的曾琳委時至今日尚不知救自己的是誰。“當時黑煙很濃,我就看到有個人用安全錘把窗子敲碎以后,就被熏暈了趴在公交車上,當我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在媽媽身邊了,不知道是誰把我抱下來的。” 出事時,曾琳委和媽媽在一起,他說他們剛上車還沒有站穩,車子就已經燃起來了。“人群在往前面涌。我們當時站的是最前面,火是從中間開始燃的,非常快。”曾琳委的媽媽想起當時的場景還心有余悸。 “在醫院我和同學在一起” 在南岸西區二醫院,不是所有人都和人民路小學5年級的學生張曉云一樣幸運,安然無恙。她的同學正在接受救治,燒傷科整個樓層處于半封鎖狀態,她雖然不能進入病房,但是這不阻隔她對于同學的擔憂。 發生火情時,張曉云正坐在倒數第二排看書,所以并沒有目擊火災發生的原因,她說整個汽車內大概有四五十人,學生居多,火勢是從后門起的,最后一排也有人受了輕傷。發生火情后,乘車群眾沒有發生任何踩踏,反而秩序井然地把火給撲滅了。 “有幾個人都沒能下來太造孽了。” 家住南岸的市民劉國瓊頭發部分被燒焦,仍驚魂未定,她一面慶幸救下了孫女,一面為未能逃出的傷者悲嘆,“火燃得太快了,有幾個人都沒能下來,太造孽了。” 在她身旁,外孫女正抱著書包瑟瑟發抖,劉國瓊哽咽著告訴記者。下午4點多她去人民路小學接小學五年級的外孫女放學,之后和往常一樣,在人民路坐上14路公交車回家,車上大多數都是和她一樣接孩子放學回家的。 5點的左右,車快開到南岸南門橋頭時,她突然看到車后門起火,乘客開始騷亂驚慌,乘客紛紛往車門處跑。當時她和孫女坐在靠后門的地方,一些乘客打開了窗戶,也有人把玻璃敲碎了從窗戶跳出,她趕緊幫助外孫女從窗戶外逃出。“還好我外孫沒受傷哦。”劉國瓊說,她當時上了車坐下之后為了打發時間,就翻開書來看,沒想到遇到這樣的噩夢。 母親節過后母愛在燃燒中延續 母親節剛過,但母愛還在延續。公交車突然燃燒時,王女士正在跟4歲的女兒羅彩溢親昵。毫無征兆的燃燒讓王女士驚慌失措,為了不讓孩子被大火傷害,她立刻把孩子扔出了窗外。 “孩子當時流了鼻血,但幸好沒有被燒到!”王女士說。現在,王女士的臉部、背部、腿腳被大面積燒傷。 “救護車趕到后,我姐姐轉到了二醫院,孩子不知道在哪里?”王女士妹妹非常焦急。得知情況后,宜賓市衛生局局長李德勛立即打電話調查傷員所在醫院的人員名單,最后得知羅彩溢被送往了一醫院。“找到了我就放心了!”王女士妹妹說。 爺爺是孫子的“保護罩” 孫子是爺爺的心頭肉,郭爺爺退休后的主要任務就是接送孫子。12日,他向往常一樣接孫子放學,準備回家。“我平時坐公交車習慣了的,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任何預兆,我聽到‘砰’的一聲,火就燃起來了。”郭爺爺說,當時公交車里擠滿了人,很多都是接孩子的家長。 大火撲過來的時候,郭爺爺用身子把孫子包圍起來。孫子的頭發被燒焦,臉部被燒了一小塊。而郭爺爺的臉上、背上、手上全部大面積燒傷。“如果不護到娃娃肯定不知被燒成什么樣子了!”孩子奶奶說。 的士司機欲參與救援被勸離現場 “我本來想馬上停車,去了解情況,看是否能拉一兩個傷著趕緊去醫院救治,但交警出于安全考慮,讓我趕快駛離了現場。”晚上19點30分左右,記者從市政府打車返回報社。一輛車牌號為川QM8537的出租車司機張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親眼目睹的事發現場。 他告訴記者,下午4點過,他開著載有兩名男性乘客途徑南門橋時,突然看見一輛公交車開始冒煙燃燒,許多乘客慌忙從公交車上跳下,其中有部分是小學生。一名年紀稍長的阿姨在跳下來后,傷到了腳。他本想參與救援,但最后還是服從指揮駛離了現場。得知我們是記者,將我們送往目的地后,拒收了車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