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對于講究禮儀和孝道的中國人來說,這個節怎么過,送什么禮,成為一道難題,“母親節禮物”也迅速成為網絡搜索熱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這個感恩的日子里,你打算怎么陪伴媽媽?你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昨天,記者采訪了6位兒女,結果發現不同年齡段人的母親節禮物“境界”有著明顯差異。 當我們還小 急著向媽媽證明我長大了 皮皮 5歲 幼兒園中班 “每年母親節,我都會給媽媽洗腳” 媽媽是一個舞蹈老師,平時課很多,挺累的。我給媽媽畫了一張她跳舞的畫,寫上“媽媽辛苦了”。我打算偷偷地藏在媽媽最愛穿的鞋子里。媽媽早上出去上班的時候,肯定會發現的,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吧!還有,晚上回到家,我想給媽媽洗一次腳。因為,以前,總是媽媽洗我的臭腳丫。今年,是我第二次打算給媽媽洗腳。去年母親節,也給媽媽洗過一次。媽媽非常感動。我想,以后我在家,每年母親節,我都會給媽媽洗腳。當然,只要媽媽累的時候,我也都會給媽媽洗腳。 我呢,平時經常會給媽媽打工,比如洗碗、到樓下拿牛奶等。每次,媽媽都會給我一些“工錢”。我把這些工錢攢起來,等攢到1000元的時候,打算送給媽媽一個紅包,我想讓她平時工作不要太辛苦了,用這些錢買點自己喜歡吃的零食。 王伊寧 13歲 小學六年級 “考上好學校,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今年13歲的王伊寧在鎮明中心小學上六年級,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在母親眼里,她是個乖乖女,成績不錯,生活上更不用她操心。 前幾年的母親節,王伊寧總會用省下來的零花錢悄悄給母親準備一份禮物,一束鮮花,或者是一張手寫的賀卡。 今年,她想送給母親一份特別的禮物!皨寢寗倓偒@得了五一獎章,我不能拖后腿。母親節那天,我要參加海曙外國語學校的小升初考試。如果能考出好成績,就是給媽媽最好的節日禮物了。”說著,王伊寧嘴角蕩漾起幸福的笑容。 她的媽媽馬力君今年41歲,是寧波公交總公司所屬永安公交的一名駕駛員,起早貪黑,工作挺忙。女兒看在眼里挺心疼。 “你最想幫媽媽做什么事呢?” “媽媽忙了一天,回家還要做飯,打掃衛生。我想等我長大了,要親手做一頓飯,幫媽媽打掃房間,讓她好好休息休息。” 等我們長大 我們開始對媽媽說我能行 艾晶 27歲 國企員工 “找個讓媽媽滿意的男朋友回家過年” 艾晶是新寧波人,來自哈爾濱,一個人在寧波工作,一晃已經五六年了。 每次過節,她最怕給母親打電話。電話那頭,總少不了那句嘮叨:什么時候帶男朋友回家? 她說,因為身處外地,每次過節都是寄禮物回家,去年給媽媽買了一套睡衣,今年打算買一個錢包。 其實,她心里清楚,這些禮物都抵不過女兒的一個擁抱,哪怕是一句撒嬌的話!耙粋人在外面闖蕩,有時候特別想回到父母身邊。但只能硬撐著,要讓他們安心。” 最想幫媽媽完成什么心愿?說起這個,艾晶就皺起了眉頭。 眼看著就到了奔三的年齡,身邊的好友陸陸續續成家,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但在她看來,緣分這種事強求不來,該來的總會來的。 “找一個讓媽媽滿意的男朋友,過年帶回家,這是老人最開心的事!彼o自己定了目標,這兩年該花時間好好談戀愛了。 夏先生 34歲 媒體工作者 “想給媽媽燒一桌她的拿手菜” 我在寧波市區工作,媽媽在舟山生活。這個母親節回家,我想給媽媽燒一桌媽媽的拿手菜。比如紅燒魷魚、土豆排骨等。媽媽的這些拿手菜都是我最喜歡吃的。以前,是媽媽燒給我吃,今年,我打算燒給媽媽吃。 媽媽的拿手菜,每一道都有我兒時的記憶。拿紅燒魷魚來說,小時候,上海的小外公來我家做客。媽媽就燒了這道菜,小外公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媽媽就給我吃了。我吃了一塊魷魚,天呀,太好吃了,魷魚嚼勁很足,油而不膩,那時我覺得沒有比這道菜更好吃的菜了。后來,我也跟著媽媽學燒這道菜,明白燒好這道菜不光魷魚要新鮮,還要掌握火候。經過幾年的錘煉,現在我也能燒出和媽媽一樣的口味了。這個母親節,打算給媽媽一個驚喜。 等我們老了 才發現陪媽媽的時間快沒了 唐意娜 39歲 出租車司機 “趁現在老人走得動,想多陪她去旅游” 唐意娜是寧波明殷車隊的副隊長,開出租車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說起62歲的母親,她總有些愧疚。 “平時太忙了,總想著工作,沒有好好陪老人,實在過意不去。”她說,前段時間,自己因心臟病在醫院呆了大半個月,每天都是母親在身邊照顧。 對她這樣年齡的人來說,母親節不會刻意準備禮物,就是讓老人到家里吃頓飯,一家人好好坐下來聊聊天。今年母親節,唐意娜特意找人代班,自己打算開著私家車帶老人去慈城逛逛!耙惶觳蛔錾馑悴簧鲜裁,陪老人的時間,多一天是一天。” 唐意娜最擔心的是母親的身體,年紀大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接踵而來。 她盤算著,以后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時間帶老人出去旅游!敖衲甏和淼摹稌r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特別讓人感動,趁現在老人還走得動,想多陪著她去旅游。以后年紀大了,想走恐怕都走不動了! 陳先生 52周歲 公務員 “想多陪陪母親,不要讓她覺得孤獨” 每個雙休日,只要沒有工作安排,我都會回家陪父母。這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顯得更有意義了。 對于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不會特意在母親節那天給母親送什么禮物,更多的是關心母親的身體健康,怎么吃藥,多陪母親聊聊天、吃吃飯,不要讓老人覺得孤獨。 我母親今年78歲。去年家里發水災,老人家摔了一跤,導致腎臟有些出血。在家里休息了大半年,恢復得差不多了。五一回家的時候,我跟她聊天,好說歹說,才說動她到醫院復查。 我想這個雙休日回去,跟她聊聊,總之是要密切關注老人的身體變化。還有老人不可避免地要吃很多藥,作為兒輩,還是要多關注他們在吃什么藥,看看有沒有重復吃藥,哪些藥沒必要吃。 數說心聲 更多的陪伴關心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寧波市婦聯寧靜港灣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發放101份關于母親節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公務員、社工、企業職工、大學生、外來初中生、小學生、戶外救援人員、退休人員等。年齡段從50后橫跨到00后。 問卷中,有一題是“平常是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從調查數據看,23.6%常回家看看,25.3%常陪母親坐坐、聊天,16.7%買給父母以前他們想要但是不舍得買的東西,20.2%常在一塊吃吃飯,11.2%帶父母出去旅游,3%其他。 不少調查對象認為,給父母送禮是表達愛和加深親情的方式,但不如精神上的關心更有意義。如,你認為給母親最好的禮物是什么?75.2%的人選擇“更多陪伴關心”,而選擇金錢和吃大餐的人僅4%。又如,你常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是什么?28.7%的人都選擇了“媽,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 至于“此時此刻,你最想送給母親的一句話是什么?”調查者中,有44位選擇了“媽媽,我愛你”,34位選擇“媽媽,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