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頭,小孩當街小便,是比較常見的一幕。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能憋著,所以,當街應當小便;但是,也有人認為,此舉不衛(wèi)生,且影響市容。 有市民認為,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比較妥當?shù)淖龇ǎ夂⒆幽蚣睅淼膶擂巍1热纾鲩T時,可以帶個空瓶子;或者,孩子尿急時,可以找個偏僻處。【觀點交鋒】孩子小,可以當街撒尿 孩子年紀小,由父母帶出去玩,有時,難免會尿急。這樣的現(xiàn)象,不少父母都會遇到。 同樣,在龍巖市區(qū),導報記者注意到,小孩當街撒尿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遇到。對此,龍巖市民陳女士有自己的看法,她說,小孩當街撒尿,各地都有,不足為奇。“市民應該給小孩和家長,更多的包容。”陳女士說,畢竟那只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子自控能力較弱,可以理解家長讓孩子大小便的行為。 她認為,當街撒尿的小孩,年齡一般在2歲至6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萬一尿急了,是憋不住的,家長硬要孩子憋住,那是會憋出病來的。所以,從為了孩子考慮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應該理解這些家長。”陳女士說,這些家長也并非刻意影響市容市貌。小孩當街撒尿,不衛(wèi)生 但是,對于小孩當街撒尿,也有市民認為沒有社會公德心,市民胡先生就持這種看法。 胡先生說,在公共場所,尤其是繁華街上。公共衛(wèi)生,不管是誰,都應該好好維護。“如果孩子在街上大小便,就影響了市容市貌,還很不衛(wèi)生,如果孩子尿急了,家長可以抱著孩子去附近的公共廁所。”他說。 持這種觀點的市民,多數(shù)是未婚人士,他們難以理解孩子當街撒尿。同時,他們認為,這是父母圖方便所致,“家長完全可以帶著孩子去商鋪里頭,借用廁所。” 家長帶孩子外出,遇到孩子尿急。此時,既要讓孩子解決生理的需求,又存在作為社會公民的道德顧慮,這個看似兩難的問題,怎么解決?【市民支招】出門可以帶個空瓶子 龍巖的巫女士認為,帶著孩子外出時,可以隨身攜帶一個空瓶子或者報紙。 她說,萬一遇到小孩尿急,又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抱著孩子到路邊,然后,讓孩子把尿撒到空瓶子里頭。在孩子尿完之后,再把瓶子丟進附近的垃圾桶中。“這樣的做法,既能保證衛(wèi)生,也不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能讓孩子及時撒尿。”巫女士說,尤其是在公交車內(nèi),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化解尷尬。“我有次遇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孩子在公交車上尿急,她直接讓孩子尿在公交上,引起很多乘客不滿。”巫女士說,所以,她帶著孩子出門,都會順帶一個空瓶子。 而遇到孩子要大便時,可以在地面鋪開報紙,孩子在報紙上大便,然后及時清理。尿急時,可選擇隱蔽處 在康先生看來,孩子尿急時,不能憋壞了。但是,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比較“隱秘”的做法。 康先生說,在繁華的大街上,孩子當街撒尿,肯定會影響市容市貌。此時,家長如果遇到孩子尿急,可以看看附近有沒有小巷子,然后,把孩子領到巷子里頭撒尿。“這樣,沒有在"眾目睽睽"下撒尿,就不會引起反感,也不會尷尬。”康先生說,孩子大小便之后,家長也要及時清理。 此外,他認為,孩子尿急時,父母還可以就近向一些店鋪求助。另外,市場上還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便攜式“便盆”、紙尿褲等等,外出的家長可以有備無患。【共同呼吁】能否增加公廁數(shù)量? 多數(shù)市民認為,對于小孩當街撒尿,應該寬容對待。而此事,也從側(cè)面反映一個“如廁難”的問題,不少市民呼吁,增加公廁數(shù)量,更加合理地設置公廁的位置。 市民陳先生認為,隨著城市建設,繁華城區(qū)的公廁,有時并不好找,而借用一些商鋪的廁所,商鋪老板未必肯借用。 陳先生認為,隨著城市的建設,繁華路段應該增加公共廁所的數(shù)量。同時,公廁建設可以借鑒一些地方的做法,設有專門的幼兒廁位,可以免排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