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樓主 |
發表于 2009-3-20 09:46:44
|
只看該作者
錯誤6:媽媽的反應助長寶寶的錯誤
案例:園園3歲半,媽媽第一次聽她說“他媽的”時,愣了一下,接著忍不住大笑起來。看到媽媽的反應,園園一遍遍地重復這3個字。等幼兒園老師向媽媽反映園園說臟話時,媽媽才發覺,園園說這3個字已經成習慣了。
錯誤6:媽媽的反應助長寶寶的錯誤
寶寶有許多不良習慣其實是大人無意中養成的。比如說覺得好玩,就慫恿小寶寶打人,或者讓小寶寶叫大人的名字,而不是禮貌的稱呼。像園園這樣的年齡,通常并不理解“臟話”是什么意思,她只覺得,只要說這3個字,媽媽就會笑,就會特別注意自己。
規矩法則6:防微杜漸,規矩要從小立起
對于3歲以下的寶寶說臟話,媽媽們應該冷處理,裝作沒聽見,或者只當這句話和平常話沒什么兩樣。寶寶很可能在一兩天之內,自己就把臟話都忘了。
如果寶寶一直喜歡說臟話,媽媽們就應該告訴寶寶,臟話是很不好的話,媽媽聽寶寶說臟話非常不高興。如果寶寶還是說,就應受到懲罰。
專家評點:
好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如果樹苗已經長成大樹,再想修枝就晚了。
友情提示:
在說臟話的問題上,環境的配合非常重要。成人切忌聽到寶寶說臟話時哈哈大笑,甚至一遍遍逗寶寶說臟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