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麻油雞、黃酒雞、豬腳姜,大補特補,一個月子下來,產婦腰圓肚肥,胖了一大圈,又不得不為減肥而煞費心思。針對傳統(tǒng)月子餐的弊病以及深圳家庭結構的特點,專業(yè)月子餐悄悄進駐深圳。對這件新鮮事,市民反映如何?昨天記者調查發(fā)現,不少孕婦表示很感興趣,愿意嘗試,同時也有超過8成的產婦認為,專業(yè)月子餐的價格偏貴。
天天大補成坐月子的苦差
剛在上個月中生了個大胖兒子的張女士還沉浸在當媽媽的幸福和快樂中,但每到吃飯時間,她就發(fā)愁——婆婆每天給她做的都是客家黃酒雞,光喝雞湯還不行,婆婆讓她必須把所有的肉都吃完,婆婆認為產后虛,必須大補才能補回來,而雞湯和雞肉是最補的。張女士本來就不喜歡吃肉,更別說是天天吃,剛吃兩天就吃怕了,但是婆婆的好意又推辭不了,只能每天硬著頭皮硬塞進嘴里。
除了雞肉,還有排骨、雞蛋,生完孩子后,張女士的食譜里每天都是這幾樣,坐月子簡直成了張女士的苦差了。而最讓張女士覺得可怕的是,她的體重越來越重,身材非常臃腫。“我簡直不知道出月子后還敢不敢見人。”張女士現在非常苦惱,如何減掉一身的贅肉和多余的脂肪,成了她的心病。“我不想生了孩子就成‘大媽’身材!”張女士說。
觀念不一致月子里“飯事”矛盾多多
劉女士是一位銷售人員,她的工作性質對外形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如何保持產后身材也成了她月子里飲食關注的重點。而婆婆每天都給她煲油汪汪的雞湯、排骨湯,在喝了幾天后她就不肯喝。這讓她婆婆很不理解,認為她是在使性子。為此,劉女士跟婆婆和老公鬧得不愉快,老公怪她不懂珍惜,而她則怪老公不理解自己的難處。
記者了解到,對于坐月子時的飲食,各地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大體的原則都是以補為主,因此,家中的老人總會把當地認為最補的雞、豬蹄、豬肚、小米粥天天輪番上陣。而對于當今接受很多新資訊的媽媽而言,卻難以忍受這種進補“疲勞轟炸”。她們從網上、書上都了解到,月子里的營養(yǎng)均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味進補并非最好的飲食。而對于現代女性而言,產后恢復工作時自己的體形恢復也非常重要。因此,對于長輩親自炮制的傳統(tǒng)月子食物,很多人都感覺難以接受。
專業(yè)月子餐試水深圳市場
記者了解到,生育高峰期的到來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讓一些專業(yè)機構瞄準了月子餐這一市場。目前,已有幾家“專業(yè)月子餐”公司進駐深圳,其中有為產婦配送一些“獨門秘方”湯水、保健品的公司,還有一些每天為產婦配送食物的月子餐公司。
一專業(yè)月子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臺灣大約有3成的產婦是通過專業(yè)公司配送月子餐的,月子餐的發(fā)展已經非常成熟。而深圳目前的城市發(fā)展水平比較高,觀念比較新,因此,在經過5個月的市場調查后,該公司制定出了符合深圳特點的月子餐,并在去年9月份開始為客戶送餐。目前市場反應非常好,客戶群主要集中在一些經濟水平中上、觀念比較新的女性,其中都市白領比較多。她們有的是沒有家人照顧,有的是希望減少家人的麻煩,有的是想盡快瘦身,有的是希望規(guī)避和長輩之間觀念差異導致的矛盾。
據介紹,月子餐配送公司可以滿足產婦一日三餐的所有進食要求,從主食、配菜,到餐前甜品、餐后水果,一應俱全。在簽約之前,配餐公司還會派專業(yè)醫(yī)師上門了解產婦情況,制定不同食譜,由公司的中央廚房統(tǒng)一制作,待煮成成品后,分門別類裝入密閉餐盒送至家中或醫(y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