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收養(yǎng)4個孩子 趙鴿 攝影
天山網(wǎng)訊 “星星要放學了,我得趕快弄飯了!”李月香邊說邊忙活起來。13歲的星星是她收養(yǎng)的 “兒子”,也是她20年來收養(yǎng)的第4個孩子。
昨天(10月24日),在烏魯木齊市南緯二路的一間小店里,記者見到了50歲的李月香,本來家住鐵路局九街的她,為了星星中午放學能吃上她做的飯,專門在孩子學校附近租了這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出租影碟還兼賣些蔬菜。
20年收養(yǎng)4個兒子
李月香以前在烏魯木齊一家醫(yī)院搞行政工作,10年前辦理了內(nèi)退,現(xiàn)在每月退休金不到1000元。為了補貼家用,丈夫十年前從單位離職開過貨車,跑過出租車,后來辦了個養(yǎng)雞場。
李月香和丈夫收養(yǎng)第一個孩子是1987年的事。那年冬天,李月香的丈夫在家附近看到一個男孩在垃圾桶里找吃的,他就把孩子領(lǐng)回了家。不到一年時間,丈夫又領(lǐng)回一個13歲的流浪男孩,兩個孩子分別為13歲和14歲,都是被父母遺棄的。
當時,李月香的女兒只有4歲,母親和婆婆都在她家住,家里又多了兩個孩子,對于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艱難可想而知。孩子們長到18歲時,夫婦倆又送他們?nèi)W習駕駛。1993年,李月香收留了在鐵路局附近一家工廠打工的14歲流浪兒,不僅給他聯(lián)系上了中專,孩子畢業(yè)后,李月香還托熟人幫他找了份穩(wěn)定的工作。
看著女兒以及收養(yǎng)的3個孩子陸續(xù)自立,李月香想著自己可以清閑了,可星星的到來又讓她忙碌起來。
2005年春節(jié)前,李月香在烏市公安局河南路派出所幫忙做飯,一天有人將一個10歲的男孩送到派出所,這個孩子就是星星。
孩子說他沒見過媽媽,從四川姑姑家來新疆找父親,卻被父親帶到火車站遺棄。李月香把星星帶回了家,邊聯(lián)系學校,邊讓女兒幫助孩子補習功課。現(xiàn)在星星上六年級,學習很好,尤其是數(shù)學,每回考試都是第一。
要好好報答媽媽
“我不想上大學。”星星的話讓記者很吃驚,星星解釋道,上大學花錢太多,媽媽已經(jīng)對他很好了,不想讓她再有負擔。聽了這話,一旁的李月香急了: “你只管好好學,其他的不要操心,小腦瓜想得還挺多!”
星星一邊幫媽媽整理貨物一邊告訴記者,媽媽對他特別好,同學們都知道李月香就是他的親媽媽。
現(xiàn)在,每到節(jié)假日,三個大兒子都會回來看 “媽媽”。“一家人聚在一起,可熱鬧了!”李月香說,她不求回報,看到他們自立就很高興了。
記者聯(lián)系到李月香的二兒子小東,小東說,如果不是“媽媽”,都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樣。如今他是一家單位的司機,還建立了小家庭,他說今后要好好報答媽媽。
鄰居同事表示敬佩
說起李月香,她以前的同事盧大夫告訴記者:“有幾個人能像她這么做?她太不容易了!還沒老就長了這么多白頭發(fā)。”
和李月香認識30多年的老鄰居張大爺說,她心太好了,本來家里就不寬裕,又收養(yǎng)了這么多孩子,鄰居們都很敬佩她。
自從李月香開了這個小店,以前的同事都相互轉(zhuǎn)告,到她的店里買東西,支持她的生意。過年過節(jié),總有人給星星送錢,還有人送衣服。
談及先后收養(yǎng)4個孩子的經(jīng)歷,李月香說:“可能是受我父母的影響。”原來,她的兩個哥哥就是父母收養(yǎng)的流浪兒。“自己也是母親,看到這么可憐的孩子就想幫。”
李月香常告訴女兒,哥哥們比她更需要愛和關(guān)心。李月香的丈夫告訴記者:“人一輩子總要做些好事的,要不不是白過了嘛。”這么多年來都是他出去掙錢,讓李月香安心在家照顧幾個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