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樓主 |
發表于 2009-2-2 09:36:38
|
只看該作者
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品質量安全是每個人的最基本需要,也是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前提。
今年,各相關部門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抓法制、抓源頭、抓標準、抓監管,全面提高食品質量水平。
抓法制——
建立權責利相對應的法律追究懲治體系
去年10月,針對嬰幼兒奶粉事件,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審稿作了八處重要修改,包括嚴控食品添加劑目錄;要求縣級以上政府“對食品安全實行全程監督管理”;食品不得免檢;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隱瞞、謊報、緩報等。今年國家質檢總局還將加強即將出臺的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法規制度建設,加快起草《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條例》、《進出口食品安全條例》等行政法規。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要建立權責利相對應的法律追究懲治體系。這就要求我們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盡快建立權責一致、定崗定責的權力配置機制,監督制約、違法必究的責任追究機制和賞罰分明、行之有效的獎懲機制。
抓源頭——
從田間地頭抓起,從動物飼料抓起
產業鏈條長是食品工業的特點,這就要求各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到無縫對接。糧、果、蔬食品質量要從田間地頭抓起;肉、蛋、奶食品質量要從動物飼料抓起,引導企業嚴格實施原料進廠和產品出廠檢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