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黃金法則——媽媽寶寶各負責
1.媽媽的責任——決定寶寶吃什么以及何時吃
媽媽不僅是寶寶的營養師,而且還是寶寶的廚房總管,媽媽為寶寶提供什么,寶寶才能吃到什么。
讓我們先看看媽媽的職責吧:
為寶寶提供豐富美味的適齡食物
媽媽在為寶寶準備食物時,應盡量讓食物種類豐富多彩,多給寶寶嘗試、選擇的機會。因為寶寶需要接觸多種多樣的食物、味道和質感,這樣做不僅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同時還有助于智力發育哪。
給寶寶規定明確、固定的用餐時間
讓寶寶養成固定時間進食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讓寶寶適度感受到饑和飽的不同,也有助于寶寶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有利于身體健康。寶寶們的胃容量較小,所以需要在正餐之外有加餐,但不要次數太多。一般可以安排3次正餐,并在2餐之間增加一頓小點心。
2.寶寶的責任——決定吃不吃以及吃多少
每個寶寶天生都有饑飽感受能力,當他們饑餓時就會主動要求進食,吃飽后就會拒絕再進食,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決定吃不吃以及吃多少。如果您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要求寶寶進食,反倒會擾亂寶寶自然的饑飽規律,助長偏食。所以,在合理的安排好寶寶的膳食后,您應該:
讓寶寶自己決定吃不吃
允許寶寶在就餐時間不吃某樣東西,不要逼迫他,但絕不要每餐刻意只做他喜歡的東西,更不要在寶寶拒絕吃東西的時候重新給他做。最好同時給寶寶喜歡和不太喜歡的食物,讓寶寶選擇。
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
不要總是擔心寶寶餓著,一、兩餐吃的少甚至不吃并不會有什么嚴重的影響,事實上,這將有助于刺激寶寶的食欲,促進他慢慢糾正偏食問題。
二.基本原則——美味食物備齊全
七大類食物,一種都不能少:
每一餐都應該盡量做到膳食多樣化,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每天最好有兩三種主食,如米飯、面條,有魚、肉、蛋等各式葷菜,加上各兩三種的蔬菜和水果,最后還別忘了牛奶和各種奶制品,從而做到飲食全面,膳食合理。
食物烹調多變化:
在給寶寶烹調飯菜的時候,媽媽不要拘泥于幾種固定的食材和搭配,烹調方法也最好常常變變花樣。不僅一天當中需要準備多種食物,而且一周內的食譜也應該多樣化,盡量避免重復。
照顧寶寶的特殊需要:
考慮到寶寶咀嚼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還比不上成年人,寶寶的食物應該更精細一些,如食物需要切碎或切成小粒;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和激起寶寶的食欲,還要講究食物的色彩搭配和造型。一般1-2歲寶寶的飯菜還需要單獨制作,而超過兩歲的寶寶雖然不一定需要單做但也仍然需要家人的特別照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