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笑話一詞起源于這樣一個經典的冷笑話:小企鵝有一天問他奶奶,“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鵝啊?”“是啊,你當然是企鵝。”小企鵝又問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鵝啊?”“是啊,你是企鵝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覺得那么冷呢?”
還有一個版本:一只北極熊孤單地呆在冰上發呆,實在無聊就開始拔自己的毛玩,一根……兩根……三根……最后拔得一根不剩,他突然大叫:“好冷啊!!”這種笑話人們聽了都會說一句:好冷啊。然后慢慢的,“冷笑話”這個詞就形成了。
1.花生 動物園的警衛在猴山附近抓住三個搗亂的頑童,將他們帶到園長辦公室。 園長是個很喜歡小孩子的老頭兒。 他問那個看起來最大的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張小明。”小孩說。 “你做了什么壞事呢?” “剛才我想把花生扔到猴山上。” “哦,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園長慈祥地摸摸張小明的頭。“回家去吧,記住以后別這么干了。” 這時候警衛插話說:“不,應該通知他的家長,因為……” 園長打斷他的話:“我說不用就不用,你小時候就沒有做了一件淘氣的事情嗎?” 警衛只好氣鼓鼓地不說話。 張小明走了,園長又問第二個較大的小孩:“你呢?” “我叫王小強,我跟小明一樣,也是想把花生扔到猴山上。” “你們不應該隨便喂東西給動物吃,知道嗎?”園長笑瞇瞇地說,“回家去吧。” 于是王小強也走了。 這時候園長看著第三個、也是最小的一個孩子,發現他還是像剛進來的時候那樣,嚇得直發抖。 園長很奇怪:“你叫什么名字?怎么怕成這樣?” “我……我叫花生,”那小孩戰戰兢兢地說
2.企鵝和北極熊 有一只企鵝,他的家離北極熊家特別遠,要是靠走的話,得走20年才能到。有一天,企鵝在家里呆著特別無聊,準備去找北極熊玩,與是他出門了,可是走到路的一半的時候發現自己忘記鎖門了,這就已經走了10年了,可是門還是得鎖啊,于是企鵝又走回家去鎖門。鎖了門以后,企鵝再次出發去找北極熊,等于他花了40年才到了北極熊他們家……然后企鵝就敲門說:“北極熊北極熊,企鵝找你玩來了!”結果北極熊開門以后說了句:“還是去你家玩吧。”
3.打豆豆 生物學家考察企鵝的生活習性;就找了一只企鵝問:“你平常做什么啊?”企鵝回答:“吃飯,睡覺,打豆豆。”生物學家想,這 只企鵝蠻有趣,還打豆豆。又問了一只,回答還是:“吃飯,睡覺,打豆豆。”問了第三只,第三只回答還是:“吃飯,睡覺,打豆豆。 ”就這樣問了九十九只企鵝,回答都是:“吃飯,睡覺,打豆豆。”問到第一百只的時候,這只企鵝回答:“吃飯,睡覺。” 生物學家納悶了說:“你怎么這么特別啊?怎么不打豆豆?”這只企鵝冷笑了下:“哼,我就是豆豆。”
4. 蚯蚓 蚯蚓一家這天很無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兩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媽媽覺得這方法不錯,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將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媽媽哭著說:“你怎么這么傻?切這么碎會死的!”蚯蚓爸爸弱弱地說:“……突然想踢足球。”
5. 小明系列 (1)小明新理了發,第二天來到學校,同學們看到他的新發型,笑道:小明,你的頭型好像個風箏哦!小明覺得很委屈,就跑到外面哭,哭著哭著他就飛起來了。 (2)老師在課堂上對小明提問,小明站起來卻一聲不吭。老師:“小明?”小明:“?”老師:“小明!你怎么回事啊?你到底知不知道答案啊?好歹吱一聲啊!”小明:“吱。” (3)小明被人從13樓上扔下來,為什么安然無恙? 因為小明是飯盒。 王小明被人從13樓上扔下來也沒事兒因為王小明就是小明。 十年抗戰期間,王小明卻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為什么? 因為王小明是飯盒。 小明又被人從13樓上扔下來,為什么因?為沒有14樓。 小明和一個冒險家去沙漠探險,為什么能夠安然無恙的回來?因為小明是駱駝。 小明又被冒險家帶著一塊去沙漠,為什么這次沒回來?因為小明被人從13樓上扔下來了。 (4)小明一直央求媽媽讓他當藝人,媽媽說:“你年紀還小,以后再說”。小明不死心,還是不斷求媽媽。最后媽媽受不了了,發飚道:“我們生下來就是紅豆,不可能成為藝人(薏仁),你死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