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長了肌瘤,卵巢長了囊腫,對于很多女性來說,都恨不得立刻動刀子把這些“不速之客”逐出體內。但有婦科腫瘤專家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為婦科腫瘤有良惡之分,碰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良性腫瘤,手術確實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萬一碰上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盲目手術則有可能引起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先通過診刮等方式對腫瘤的性質和分期作出明確、細致的判斷,然后再確定手術方式和手術范圍,并配合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
盲目手術會導致癌細胞全身擴散
今年46歲的周女士最近月經特別亂,要不幾個月沒有,要不一下子來得“血流不止”。為此,她到某基層醫院就診。經過B超檢查,醫生發現周女士子宮里長了一個拳頭大小的肌瘤,建議她盡快進行手術切除。當天晚上,周女士通過電話向廣州一位在腫瘤專科醫院當醫生的親戚進行咨詢。誰知親戚當即嚴肅地勸阻她說:“千萬別急著手術,萬一子宮里還有其他狀況,例如腫瘤的話,貿然手術很可能會使癌細胞擴散和轉移。”
對此,周女士的電話打得非常及時。“我們在臨床上把所有婦科腫塊都統稱為婦科腫瘤,這些腫瘤有的是良性的,例如我們常見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有些則是惡性的,例如卵巢癌等。”趙營解釋說,腫瘤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光憑B超很難辨別,但如果不論腫瘤的良惡都“一刀切”,那么往往可能給病人帶來難以挽回的惡果,“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惡性腫瘤在手術后出現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
手術前要有明確的分期和分型診斷
在親戚的介紹下,周女士近日來到了廣州某腫瘤專科醫院。醫生為她進行了檢查,結果顯示,周女士得了Ⅱ期的子宮內膜癌,手術中除了需要切除子宮、雙附件,還要對淋巴結進行清掃,并對卵巢血管進行高位結扎,防止癌細胞擴散。
像周女士這種懷疑患了婦科腫瘤的病例,術前明確診斷和了解存在的高危因素是選擇適當治療方式的重要前提。“因為這涉及到對腫瘤性質、分期和類型的判斷。”趙營解釋說,這些指標,與手術范圍和術后的進一步治療,以及預后直接相關,例如是先放療再手術,還是手術后再接受放療,還有就是手術到底做多大,需要切除哪些器官等。
以周女士所患的子宮內膜癌為例,腫瘤是惡性的,如果診斷為Ⅰ期,手術中要進行廣泛子宮切除術及雙側附件切除,還要對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進行清掃(或)取樣。如果診斷為Ⅱ期,手術后則還要根據手術分期及病理檢查結果,綜合評估,若為高危組,術后要輔以腔內照射、腔外照射,或化療、激素治療。如果是Ⅲ期或以上,治療應以綜合治療為主,一般首選放療,或經放療癌灶縮小后再手術。由此看來,如果醫生只單純地把周女士子宮內的腫塊當作肌瘤處理,光是將肌瘤剔出了而不作任何處理的話,很可能會因為手術范圍不夠廣而引起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因此,婦科腫瘤手術前準確的臨床分期和分型,是選擇適當治療的保障,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治療的過度或不足。
據了解,目前婦科腫瘤的術前判斷除了子宮診刮,還可考慮在宮腔鏡直視下活檢,以減少診刮的盲目性。除此以外,近年來還有應用子宮內膜活檢、宮頸管和宮腔毛刷、宮腔細胞吸取器等方法進行診斷的,準確率達90%~97%。
女性絕經后出血應先排除惡疾
像周女士這樣的中老年女性,一旦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應該馬上警覺。這是因為,女性進入絕經期后,月經不再來潮。如果停經1年以上又發生陰道出血,常常是產生疾病的早期信號。此外,有些女性臨近絕經期,陰道也會出現不規則出血現象,例如月經停了幾個月不來,突然又一下子來得很多,出血量很大等。“這些在絕經期前后出現的陰道出血,有良性也有惡性。較為常見的良性疾病有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炎、宮頸息肉等。惡性腫瘤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輸卵管癌及陰道癌等。”
專家說,這些疾病雖然病因復雜,但均有陰道不規則出血、下腹不適等癥狀。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因此,凡是45歲以上的女性,除了定期進行婦檢外,一旦發生陰道出血,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確診,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
陰道出血警惕六種病
陰道出血是女性生殖器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病因是多方面的,除正常月經之外,當生殖器官發生炎癥、病理性妊娠、內分泌疾患、外傷、腫瘤等以下六種情況時,均可出現陰道出血。陰道出血患者應積極尋找出血原因,以免耽誤診治時機。
炎癥
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子宮體炎、附件炎、盆腔炎均可有陰道出血。這是因為盆腔充血,黏膜充血、腫脹,發生血性滲液或少量出血。患者還會出現體溫升高、下腹疼痛、局部紅腫、壓痛明顯、白細胞升高等現象。
病理性妊娠
正常妊娠期應無出血發生,而在先兆流產、過期流產、葡萄胎、宮外孕、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先兆早產等病理性妊娠時,因胚胎附著處與子宮壁發生分離或激素水平急驟變化,使妊娠蛻膜失去支持,臨床表現為陰道出血。結合臨床其他癥狀,體征及化驗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內分泌疾患
正常情況下女性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平衡保持了正常的月經周期及妊娠,一旦這一平衡遭到破壞,即可發生月經紊亂,可以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有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間期出血、絕經后子宮出血。另外,不恰當地使用雌、孕激素類藥物也可引起子宮出血。
婦科腫瘤
女性生殖器官為腫瘤好發部位,其中最容易引起子宮出血的是子宮良、惡性腫瘤。
外傷
外陰部位血運豐富,皮膚及黏膜下組織疏松,受傷后易發生出血,形成血腫,常見的有外陰挫傷、騎跨傷。性交后出血的發生多由于新婚處女膜裂傷、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引起,一般量均不多,年齡較大的婦女或產后第一次性交,會由于組織脆弱或性交行為粗暴而發生大量出血,應及時就醫。
陰道、子宮腔內異物
陰道異物因外形不規則,刺激或切傷陰道、宮頸黏膜,可致發炎、出血,宮內節育環不匹配、流產不全導致的胎兒殘留等均可導致陰道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