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壓力讓娃娃提前捧起語文數學書,教育專家提出———減負從幼兒園大班做起。
雖然已過招生旺季,但一些明年要進小學孩子的家長眼下卻變得有些焦急。他們到處打聽:哪個幼兒園有“識字班”和“讀數班”的,寧愿“高價”讓孩子進入這種班。
一位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昨天,她接到一位家長的來電,直奔“主題”,要求幼兒園從現在開始教孩子識字、算術,理由是“必須讓孩子升小學時有一塊進入名牌小學的‘敲門磚’。”
事實上,學前教育的有關規定相當明確:禁止在幼兒園進行小學學科的“提前教學”。一些家長的期望與此形成了明顯的沖突。
面試當前中班開始加碼
孩子一到幼兒園大班,一些家長就格外“敏感”起來。一位李姓家長十分坦率地告訴記者:“孩子在幼兒園小班時,我會用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待她,讓她隨心所欲,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從中班后期開始,我不能不管束起來,開始教識字、認數、背唐詩,甚至弄些較難的題目考考她。沒辦法,這完全是為了能上一個好的小學”。
另一位家長更舉例說,鄰家一個女孩去年上小學,報考一所有些名氣的民辦小學。表面上,該校沒有什么招生考試,但面試的“附加內容”則純粹是從小學學科出發的,甚至有識字的要求。
培訓當紅琴棋書畫全上
由于在孩子早期開發的理解上受到一些誤導,以“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等理念來進行的“超前教育”的家長為數不少。
記者就看到一張大班女孩的“星期六日程表”:上午8點,上劍橋英語;上午10點,學鋼琴;下午1點30分,到美術班上課。晚上隔周還有一個教圍棋的。年輕媽媽每周六只干一件事,就是“陪讀”,她說:“孩子今天多學一點,將來對付競爭就多一份資本。”女孩雖然從未有過“反抗行為”,然而在媽媽背后,她也曾向外婆抱怨:“我還沒上學就比人家上學還忙,我不知道明年上學怎么辦。”
指標當道小學教育提前
在幼兒園,孩子們很自由、很愛說、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這樣的孩子到了小學并不受歡迎,反而是那些學過拼音、做過計算的孩子,更能得到老師的表揚。是幼兒園向小學銜接,還是小學向幼兒園靠攏,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在一些家長心中,“幼小銜接”
最簡單的出路就是小學教育提前化。他們要求幼兒園的大班向“準小學”的方向靠近,最好能“無縫銜接”。于是幼小銜接的責任似乎就天經地義地落到幼兒園這一端,一切要向小學看齊。
顯然,當重點小學或知名小學的錄取率成為幼兒園聲譽的潛在指標時,幼小銜接就很容易被扭曲,那種將幼小銜接簡化為將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情況,也很難禁絕。
市教委日前在本市幼兒園推廣“二期課改”的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防止幼兒園教育提前學科化的傾向,并鄭重提出,誰越這個“雷池”,將進行降級處罰。 一些教育專家呼吁,不論出于何種動機,幼兒園上語文、數學課,為欲進入名牌小學的幼兒加碼的做法,都是違背幼兒生長規律和教學規律的,必須堅決制止。在社會強烈呼吁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情況下,不能讓“負擔”低幼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