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的政策運行過程不是一個循環系統過程,目前的政策運行過程是:

這個政策運行過程存在諸多問題:
1、實施對象言論對政策影響有限,當政策與群眾意愿相左時,群眾只能違心遵循,要么便是抵制、沖突。
2、政府集制訂、執行、實施于一身,容易出現為個人或部門利益制訂、實施政策文件,造成腐敗等。
這應當解決!如何解決呢?
1、各級政府中起草政策文件的機構、人員及政策研究者轉至各級政協內,來專門從事政策的起草、制訂。
2、信訪局轉至政協,以便政協能有效接收群眾的意見與建議。
3、在各級政協內設立信息反饋的主動接收機構(包括媒體等),以便政協能廣泛接收群眾與各級行政部門反饋的信息(與建議草案等)。
這樣,政策運行過程便轉為:

這是一個循環系統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1、群眾言論對政策影響大,當政策文件與群眾的意愿相左,到一定統計量時,便可使政策修正,不會出現群眾違心遵循、或抵制、沖突。
2、各級行政機關人員只能執行、實施政策,沒有制訂政策職能,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條件沒有了。
這樣,腐敗減少了,政策與群眾相左的現象沒有了,社會也和諧、發展了。
注:為使政策系統過程有效循環,應強化黨組織對過程中的政協、人大、行政機關的組織、監督。
(旁注:許多國家(如美國)采用更換政府、更換政策方法來解決政策問題,這更不妥,因為這樣,問題政策更替了,新上臺政府卻沒有了老政府這塊基石,不應更換的政策卻可能被更換,問題更大的政策也可能出現了,這可能會出現政策動蕩,不利于發展,不可取!)
作者:王建友
單位:樂清市奧斯新技術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