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9時10分,由鐵軍秋收起義團紅一營300名官兵組成的突擊隊,背負食品、藥品和水,列隊在映秀鎮一片廢墟前,準備徒步向草坡開進。
“我們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摸清沿途情況、救助傷病群眾、為后續救援的直升機開辟降落場!奔磳ьI紅一營出征的團長黃長清說。
從映秀通往草坡的近50公里道路,被群眾稱為“死亡之線”。岷江兩岸的山體滑坡,淹沒了原有的213國道。直到5月14日晚,才有兩名阿壩州師專的學生從汶川經草堂來到映秀。為探明這條并不存在的通道,已經有兩名軍人和數名群眾長眠在救援途中。
“哪怕沒有路,解放軍也要踩出一條路來。你們進去了,沿途上萬群眾就有了信心和希望!卑沃菸瘯浭炭忧榈卣f,地震發生后,侍俊就趕到映秀坐鎮指揮,幾天來沒有睡上一次覺。
重任,再次落到了鐵軍身上。這支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一路走來的勝利之師,歷經戰斗3000多次,參加過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和奇襲天險臘子口等著名戰斗,1997年改編為解放軍第一支輕型機械化步兵師后,成了名副其實的“鋼鐵之師”。
鐵軍動員會上,跟隨部隊徒步進入映秀的師長楊劍說,“鐵軍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現在人民群眾有了危難,鐵軍絕不能畏懼艱險!
重任,又一次賦予給了秋收起義團紅一營。5月13日凌晨4時41分,紅一營從河南三門峽出發,摩托化開進1300公里,歷時27個小時抵達彭州縣。僅僅休息了1個小時,紅一營又馬不停蹄趕到都江堰,從那里急行軍進入映秀鎮參加救援行動。
在秋收起義動員會現場,記者看到官兵們每人負重10多公斤,正在幫助戰士們整理行裝的紅一連指導員張雄飛說,“盡管連日行軍很疲勞,但戰士們的情緒非常高昂。我們的口號是‘決不拋棄,決不放棄;不打贏抗震救災的戰斗,決不收兵’!
張雄飛是黨的17大代表,他說,紅一連參戰的75名官兵中,黨員就有20人,這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連隊,三灣改編時,毛主席親自在紅一連發展了6名黨員,在紅軍連級單位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
“出發!”9時15分,隨著黃長清一聲令下,紅一營300勇士踏上了征服“死亡之線”征途。
13時26分,災區發生持續近十秒的強烈余震。記者明顯感到大地在晃動,看見周圍一些山坡上的石頭不斷滾落。由于通訊不暢,無法知道紅一營的消息。
祝福鐵軍! |
|